那些坚持本心,诚恳待人的人们,常常到生命的尽头都未曾明了,何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屡屡受挫。世人多以为这是因为社会偏爱欺凌善良无害者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真正的缘由在于,这些人们擅长将自己置于易受伤害的境地。不是他人刻意要伤害你,而是你无意中向他们展示了你的脆弱。
在人类的世界里,超过九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不断的试探和权衡之中的。纯粹的善意与恶意都极为罕见,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评估利弊,无论是道德高尚者还是行为不端者,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。这种权衡并非静止不变,而是随着环境和情境的变化不断调整。
那些坚守本心的人们,在社会的互动中,常常无意中释放出“我好欺负”的信号。他们表现出无攻击性,愿意放弃利益以避免冲突,他们的随和与无害的态度,仿佛在告诉世界:“我不会伤害任何人,请对我放心。”他们希望以无害换取安全,却忽略了社会的真实规则。
这种对无害的信仰,往往源自学校和家庭的教育,但在社会的真实运行中,这种信仰却等同于自我暴露,成为易受攻击的目标。这是一种反人性的道德规范,它并非为了促进人类的和谐共生,而是为了塑造易于管理的奴隶。在农耕时代,这种道德规范确保了大多数人的顺从和臣服,从而降低了社会管理的成本。
人的天性并非倾向于成为弱者。没有人天生愿意被欺凌,这种倾向并非人类基因进化的方向。实际上这种行为模式在进化过程中是会被淘汰的,因为它不利于个体的生存。而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约束和引导的孩子,或者说是孤儿,他们的人格往往更加完整和健康,因为他们没有被这种道德规范所束缚。
那些坚守本心的人们,不必总是责怪社会的不公。你们的行为模式,每天都在向世界传递出你们易受伤害的信息。不是所有人都有意伤害你,但那些寻找目标的人,一定会被你们无意中散发出的“好欺负”的气息所吸引。并非整个社会都在欺负善良的人,而是善良的人,无意中为自己构建了一个易受伤害的世界。